行业资讯 / News
当下建材行情,寻找地板行业新出路
时间:2025/8/25
受新房市场持续下滑等因素冲击,地板行业的销量已连续几年走跌。
这种情况跟建筑陶瓷行业的情况有几分相似,可以说,建材业务近年里面临的冲击确实较为严峻。
回顾此前二十多年里,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,尤其是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持续增长,地板行业迎来了持续数年的黄金时期。
据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统计,我国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地板产品总销量在2018年时就达到了8.9亿平方米,2019年约8.91亿平方米,2020年则突破9亿平方米,达到9.03亿平方米;2021年也有约9.17亿平方米。
整个体量长期保持在8、9亿平方米的规模,并孵化出一大批地板企业。
不过,市场空间近两年掉头往下,2022年时规上企业的地板总销量下降到8.15亿平方米,降幅达11.1%。2023年下滑18.7%,总销量约6.63亿平方米。2024年总销量约6.01亿㎡,同比下降9.4%。
相当于是,地板行业从2021年9.17亿平方米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6.01亿平方米,总量锐减3.16亿平方米。
总量下滑的背后,则是房地产市场的遇冷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1年,商品房销售面积17.9433亿平方米,比2020年增长1.9%,比2019年增长4.6%。
2022年开始下滑,商品房销售面积13.5837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4.3%。2023年,商品房销售面积11.1735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8.5%。2024年,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.7385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12.9%。
对于2021年的销售面积,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相当于减少了8亿多平方米。
这种市场容量下滑现象的发生,倒逼地板企业想办法破解下滑压力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从大方向来看,地板企业发力点主要有两种,一是向内求,通过产品创新、渠道拓展、服务升级等措施力图抢占更多的份额。另一种则是向外求,例如布局地墙一体化、整装大家居等,从单品竞争升级为空间战役。
地板市场依然有所作为
三年时间里,销售总量虽然下滑了3.16亿平方米,但剩下的6亿多平方米,还是比早些年的行情要好。
其中至少还有两点关键信息:
一是地板市场的体量比较可观,是一个数百亿到千亿的产业。蛋糕依然比较大,就看有没有能力切一块。
二是近两年地板销售总量下滑非常严重,2024年比2021年少了约3.16亿平方米,不仅是增长停止,而且可分的蛋糕锐减。企业都只能在存量市场上抢份额,考验竞争能力的强弱。
不过,存量房装修需求的释放,给地板市场带来新的希望,使得聚焦地板赛道的战略具备较强的可行性,部分企业有可能稳住局面。
据奥维云网的统计,2024年家装市场涉及各类住宅1941万套,其中存量房777.5万套忆直过新房的723.2万套。另据贝壳研究院的分析,2025年存量房装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.34万亿元。
这样的一个装修需求规模,每年还是能够给地板行业贡献较大量的订单。只不过,这些订单将属于更少的公司,头部企业、头部经销商们将占据优势。
目前还留在地板牌桌上的品牌工厂或厂商,都在想办法应对市场环境的剧变。要继续创新技术与产品,拓展应用场景,进而扩大地板份额,同时也看好地墙一体化等模式的优势与前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地面、墙面、顶面装饰的发展趋势,以及一体化模式的动向,展会等平台方也给予了高度关注。
据了解,2026年北京家居展将不再局限于地、顶、墙等单一产品的展示拓展,而是依托平台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,推动家居各品类在营销渠道、客户群体层面的深度融合。
展会在题材设置上,既涵盖门窗定制、五金、墙纸墙布、智能家居、配材、涂料等传统品类,又重点突出门墙柜定制、集成顶墙、整家定制、集成软装、户外家居生活方式等一体化题材,形成 “单一品类精耕” 与 “空间场景整合” 并行的格局。
在此基础上,CHF北京家居展沿着“融合”主线,搭建全产业链跨品类交互平台,打破传统品类边界,促成地板、墙面、顶面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直接对话与合作。
事实上,众多知名地板企业都在努力拓展市场,从产品、营销、服务、海外、品类等多个切入点着手,力图巩固地板业务,并打开新赛道的局面。
总体而言,目前留在牌桌上的地板企业,都在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剧变,积极行动,创新产品,提升品牌影响力,拓宽触达客户的渠道,进而在剧烈洗牌中占据一席之地。